您好,欢迎来到经济作物交易所!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中心 >> 农科经济 >> 西湖龙井开始零星采摘

西湖龙井开始零星采摘

来源:时间:2019/3/21 9:00:02打印收藏

  虽然离集中开采还有几天,但在杭州龙坞,已有人家开始零星采摘“龙井43号”了。早上6点上山采摘,中午开始炒茶,晚上6点就有鲜嫩的龙井茶可以打包送出了。

  在龙坞的茶山间穿行,在一垄垄茶地里,时不时能看到一两位采茶人在忙活。

  在桐坞村的樊生华工匠大师工作室,3月16日出锅今年批龙井。往年村里早的一锅龙井也基本出自他们家。

  早上6点开始,家里亲戚朋友就开始帮忙采茶了。“长得快的芽头已有两厘米长了,要采了,如果不采就要长过头了。特级龙井不好太长的,炒出来的干叶子1.2厘米长好。”樊生华带着笔者在茶园里转了一圈。远远望去,“龙井43”的茶树上有一层嫩嫩的绿色,都是新长出来的茶芽。而群体种的茶芽一般还只有0.5厘米左右,茶蓬的颜色还没有明显的变化。“茶芽长到成年人食指的个关节那么长就可以摘了,不过现在还不多。”樊生华家里3个人采茶,从上午6点到11点,一共采了1.4公斤的鲜叶,都是两叶一芽的标准样式,“采得很精细,都是很细心的熟练工,挑着采的。”

  鲜叶要放在竹匾里摊上两个小时,等叶子“蔫”一点,才开始杀青、煇锅炒制。

  在樊生华家,所有的炒制步骤都是手工完成。“这几天是叶子鲜嫩的时候,大概2.3公斤鲜叶炒0.5公斤干茶。价格也比较好,都是老客来订走的,价格在每公斤2万元左右,都要全手工炒制。”

  下午,樊生华家里,三口锅同时开工,几位茶工一起帮忙杀青。“杀青的时候,锅里的茶不能多的,所以还是要人手的,但煇锅基本上是我一个人煇的。这样炒出来的茶品相是一样的,不会有的黄些、有的绿些,出现色差。”

  在一众老茶工中,“90后”小伙子严磊格外显眼。这是一直跟着樊生华学做茶的徒弟,已做了好几年的茶。“今天先帮着杀青,过几天鲜叶多了,也会帮着炒茶了。”严磊说,今天炒锅茶叶时手上烫出了水泡。尽管在手工炒茶界还是新人,严磊还是很喜欢炒茶,整个炒茶季已请好了半个月的假,准备忙活家里的茶叶。

  这几天樊生华家里,浓浓的茶香已经从窗户里飘了出去。炒茶室里时不时会有人来串门,看看今年的成品,聊聊自家的茶什么时候可以收,或者来看看批茶叶成品的形态。

  “这几天采得不多,但是今天晚上,我有11个采茶工人要来了,马上就要大规模采摘了。”樊生华说,“龙井43号”长得已经差不多了,接下去马上就是群体种开采,一年里忙碌的季节已经在眼前,茶香满街的时候就要到了。

  龙坞的西湖龙井已经开锅了,那么西湖景区的龙井开采了吗?笔者问了一圈发现,西湖景区也有个别茶农家的“龙井43号”在零星开采了,但量很少,每家干茶只有0.5公斤左右。翁家山、龙井、梅家坞、满觉陇等地的茶农表示,“龙井43号”大量采摘的话还是要等到3月21日以后。龙井群体种还要晚些,预计3月底4月初开采。

相关资讯

发表评论

已有0条评论,共438人参与,点击查看>>
评论内容:
验 证 码: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,不区分大小写

热点资讯

  1. 推进茶叶产业链提升建设
  2. 蔡方儒:返乡创业种植茶叶带人们致富
  3. 发展特色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
  4. 浙江:茶叶成了农民的“摇钱树”
  5. 陈凤雏:深山种茶带村民致富
  6. 陕西:泾渭茯茶造福秦岭茶农
  7. 宣城:发展烟叶脱贫致富
  8. “桂林村”科学种茶走向致富路
  9. 2018年烟叶生产促进会近日召开
  10. 茶叶农残超标被下架召回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 © 中国杨凌农交所,All Rights Reserved